读了以下的新闻,心中非常不快!
南沙守礁官兵落实科学发展观没错,不再从海底采集珊瑚、海石花、螺贝就是了。但简单粗暴地把见证南沙20年的守礁和建礁历史、为寂寞的守礁官兵带来无穷乐趣、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景点一股脑儿拆除,根本是矫枉过正,是愚蠢行为!
不客气地说,有人实在有些好大喜功,不学无术,搞政治也罢,但是瞎搞,竟然把南沙各礁存在了20年的海上花园搞掉了。此人还以之为荣,振振有词,真是令人郁闷。。。
湛江日报 李根成 胡嘉 稿 发布时间: 2008-01-13
南沙守礁官兵落实科学发展观,展示了20年的“海上花园”成历史
“为了保护南沙海洋生态环境,昨天上午,我们把在南沙各礁存在并展示了20年的‘海上花园’拆了。”去年12月28日,记者电话连线海军南沙守礁部队,正在南沙永暑礁执行守备任务的李明强政委兴奋地告诉记者。
海军南沙守礁部队驻守在海洋生态多样化的珊瑚礁盘上。上世纪80年代末的建礁初期,面对寂寞艰苦、与世隔绝的南沙环境,官兵们发扬以苦为乐、乐守天涯的“南沙精神”,大力营造南沙“精神家园”,利用退潮赶海的机会,将从礁堡周围海底采集的珊瑚、海石花、螺贝,在各礁建起美丽的袖珍“海上花园”——亭亭玉立的珊瑚,婀娜多姿的海柳,五彩纷呈的贝螺,栩栩如生的鱼类标本……每次慰问的人上礁,官兵们都会兴致勃勃地讲起其中的故事。这个美丽的“海上花园”曾给枯燥的守礁生活带无尽荣誉和无穷的乐趣,采摘珊瑚、海石花、贝壳等装扮美丽的“海上花园”,也成为每期守礁官兵必做的“保留节目”和“光荣传统”。
李政委告诉记者,去年底,这个部队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,通过认真领会胡总书记提出的要统筹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”、建立“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”、 “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”等要求中感到,南沙官兵不仅要当守卫祖国南大门的“忠诚卫士”,更要争做海洋保护的环保卫士,为保护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做贡献。为此,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,部队及时转变思想观念,将南沙这一存在了整整20年的“标志性建筑”毅然拆除。
牢固树立环保意识,自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,记者从这个部队了解到,在日益提升的环保观念中,为了南沙环境不受破坏,这个部队专门把建设“生态礁堡”纳入南沙长远建设计划,制定了《创建生态礁堡,保护南沙海洋环境》的规定,要求官兵做到:保护礁堡周边生态环境,爱护珊瑚,不允许私自赶海;不允许向礁堡周围乱倒垃圾;积极向我国到南沙捕鱼作业的渔民宣传海洋知识;爱护、保护海洋生物,特别是像海龟、海豚,玳瑁之类国家级保护的海洋生物。
“没了‘海上花园’,南沙官兵的精神生活照样多姿多彩。”李明强政委手指学习室自豪地说。为了丰富南沙文化生活,礁上安装的卫星电视通视卡,能浏览当天的《人民日报》、《解放军报》等中央5大报刊。守礁部队开展的“日读千字、周写一文、月看一书、季学一技”南沙文化系列活动,使守礁官兵实现了学历升级的目标。与此同时,礁上还通过开展以“礁容、礁花、礁园、礁联、礁歌、礁书”等为主要内容的礁堡文化建设,为官兵们营造了充实的精神空间。
从第一代“高脚屋”到第三代“数字化礁堡”,南沙的守礁条件在变;从维护祖国海洋权益的国门卫士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环保卫士,南沙官兵的观念也跟着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