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仁爱礁的实际控制情况,经特别考证,结果概要如下:1999年菲军登陆舰在仁爱礁搁浅,开始侵占仁爱礁;到2004年,搁浅的登陆舰上一直有菲军驻守,但中国渔政不断加强巡视,给菲军很大压力;撑到2006年,因面临补给不济的经济压力和中国的军事压力,菲军对仁爱礁的管控已很薄弱;最迟于2007年底开始,中国渔船已可自由出入仁爱礁,未见有菲军出现和干预。2013年3月份中国海巡编队高调巡视仁爱礁,亦未见菲方干预。综合分析认定,仁爱礁的控制权已经向中国转移。 菲律宾太穷弱了,还妄图跟中国对抗。尚未开打,菲军大概就要熬垮了。
参考自 李德省原创首发于2006-12-21 纪实小说 《心灵轨迹》
http://www.cc222.com/chapter/8076.html 1999年5月9日,菲律宾海军坦克登陆舰57号在仁爱礁西北端搁浅。随后,菲律宾当局宣称其因船底漏水,不得已在仁爱礁坐滩搁浅。吴壮局长说,仁爱礁是在北纬9度39-48分,东经115度51-54分的范围内,是位于我驻守的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。是一个南北长15公里,东西宽约5.6公里的环礁,低潮时大部分露出,北半环较完整,南半环断成数节,形成若干礁门。30吨级船只可进入礁湖。仁爱礁三易其名,1935年公布名称为汤姆斯第二滩,1947年公布名称为仁爱暗沙,我国渔民向来称名为“断节”,1983年公布仁爱礁为标准名称。传统上,我国渔民一直将其作为重要的捕鱼场所和避风地。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多次对其进行考察和设立标属,我海军南海舰队海测大队也在礁上设立多个测量标志。在菲律宾登陆舰坐滩搁浅后,我外交部立即向其进行严正的交涉,要求菲方立即拖走搁浅的登陆舰。但其对我严正要求不予理会,并且虚与委蛇。随后,我们到仁爱礁去侦察情况,在距离1海里处,我们用永远镜进行了观察,发现除了这艘坐滩的登陆舰,周围没有异物。当时,菲律宾登陆舰上有人员留守,经综合分析,菲律宾没有拖走该舰的意向和可循痕迹。
2003年5月马来西亚第一次批准27艘渔船和1艘豪华游轮,在榆亚暗沙附近进行旅游及休闲活动。2004年9月间马来西亚媒体传出5民马士兵在随舰艇巡逻南沙群岛,与岛死鸟麻雀接触后怀疑感染禽流感,后来证实士兵无恙,此次报道的真实目的是明显地告诉世马来西亚的舰只“在南沙群岛巡逻”并且登岛礁。这意义非同小可,正是基于这些,中国渔政每年都要到仁爱礁和榆亚暗沙巡航观察,以突出我们在此海域的存在。
2004年中国渔政“303”船从美济礁启程向南航行。一直在不断观察海况的朱政委说,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仁爱礁了,用望远镜看更清楚!能看到“坐滩”在那里的菲律宾海军军舰。在参观美济礁期间,守礁员曾说,在美济礁东南不远就是菲律宾占据的仁爱礁,菲律宾军舰经常从仁爱礁方向过来扰他们。……现在是下午6点左右,中渔政303船离仁爱礁越来越近了。当303船驶抵仁爱礁大约3海里时,已经“坐滩”在那儿达五年之久的菲律宾海军坦克登陆舰的轮廓已清晰可见,从望远镜里看就更清楚了。这时,303船船用的对讲系统响了,里面付出喊话声:“菲律宾的海军军舰马就要过来了!” 很显然,驻守在仁爱礁的菲律宾士兵可能发现了我们的到来!但喊话实在让觉得有点摸不清脑,菲律宾到底想干什么?是给自己壮胆,还是在吓唬我们?船长环视303船四周,没有发现任何船只,船的雷达也显示,在周围15海里范围内,没有任何船只出现。船长果断下令:不要理会菲律宾的喊话,继续靠近仁爱礁观察!
参考自 广东作家网 西南中沙巡航日志(作者:伊 始)
http://www.gdzuoxie.com/kwtj/zuopin/200611010062.htm 2006年5月28日
中国渔政303船、302船南巡, 303指挥船在前,302船殿后,两船相距约一海里。
经过一天的航程后,7时许,抵近仁爱礁。仁爱礁是一个长条状的环礁,南北长15公里,东西宽5.6公里。低潮时礁盘大部出露。南环礁断成数节,形成若干礁门,30吨级船只可以经此进入泻湖。仁爱礁的名称与南海的其他岛礁一样,也是几经变更。1935年中国政府宣布该礁名称为汤姆斯第二滩,1947年宣布为仁爱暗沙,1983年宣布仁爱礁为标准名称。有些外文图书称其为Second Thomas Shoal。有意思的是,海南岛的渔民习惯称之为“断节”,以状名之,实是形象生动。
此刻,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并不是礁盘,而是一艘报废的大型登陆舰。黑黝黝的,十分刺目。原来,这是为我们“护航”的那个国家政府的又一“杰作”。受制于有限的国力,而又要抢得先机,他们只好将一艘破旧的大型登陆舰开上礁盘,以搁浅坐滩为借口,实现对该礁的“事实占领”。从望远镜里望去,空荡荡的甲板上搭着几间歪歪扭扭的小木屋。甲板上毫无动静,海面上也见不到游弋的军舰,与黄岩岛的一触即发恰成鲜明对照。
半小时后,船只折向西北,直奔美济礁。两礁直线距离14海里,可谓近在咫尺。
参考自 海口晚报
多部门展开海空联合紧急救援,空投大量粮食和淡水被困700多渔民获救助
http://www.hkwb.net/dzb/php/20071128/31063.php 本报2007年11月27日讯(记者彭桐)受今年第25号台风“海贝思”影响,在西沙、南沙海域作业的34艘渔船和728名中菲越渔民被困,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。交通部领导、省委书记卫留成、省长罗保铭密切关注救援进展情况,省长助理李国梁受托亲守省海上救助中心,紧急部署搜救工作。南海救助局、海南海事局按照交通部、省委省政府指示,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多方救援,今天被困渔民已陆续获得救助。
据介绍,南沙避风受困渔民共计405人。今天(2007年11月28日)早晨8点半,先行到达的交通部南海救助局的“南海救112”救助船抵达中国南沙中业岛附近,现场风力9级、浪高4至5米,该船派出小艇依次给在各礁盘间避风的船只送上粮食和淡水。上午11点半,中国渔船救助的7名越南渔民已转移到救助船上安置。“南海救111” 船在24日中午从三亚启程前往西沙永兴岛待命,根据“南海救112”通报的情况又被紧急调往南沙,今早7点45分该船装载5000斤大米、1200斤面粉和300吨淡水离开永兴岛,赶往事发现场准备给在南沙美济礁和仁爱礁避风的渔民补给...